[單選題]李商隱《無題》中,寫對方的詩句是()。
A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
B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
C曉鏡但愁云鬢改,夜吟應覺月光寒
D蓬山此去多無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
參考答案:C
[單選題]孟子《寡人之于國也》認為實行王道始于()。
A河內(nèi)兇,則移其民于河東
B謹庠序之教
C養(yǎng)生喪死無憾
D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
參考答案:C
[單選題]曾悉心教導莫泊桑寫作的作家是()。
A左拉
B福樓拜
C都德
D法朗士
參考答案:B
[單選題]《米龍老爹》的故事背景是()。
A1848年革命
B1870年的普法戰(zhàn)爭
C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
D1830年七月革命
參考答案:B
[單選題]下列作品中,借用了樂府舊題的一組是()。
A李白《行路難》、杜甫《蜀相》
B陸游《關山月》、李白《行路難》
C曹操《短歌行》、陶淵明《飲酒》
D王昌齡《從軍行》、白居易《杜陵叟》
參考答案:B
[問答題]閱讀《前赤壁賦》全文后回答:
(1)怎樣理解這篇賦主客對話、抑客伸主(貶抑客人的主張,伸張主人的主張)的特征?
(2)本文的寫作背景是什么?
(3)本文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?掌握感情發(fā)展線索,據(jù)此劃分段落,并概述每段大意。
(4)分析本文主客對話所反映出來的作者的思想矛盾。
參考答案:
(1)主客問答是漢大賦中經(jīng)常采用的一種方式,其中往往是客人說出一套,有理有據(jù),顯得很雄辯,而主人則后發(fā)制人,說出一套更玄妙的道理。這種主客對話,互相補充,互相生發(fā),妙趣橫生。本文也采用這一方式,設主客問答。其中客人所說的代表了作者思想的一面,而主人所說的代表了其思想的另一面。其中主人說服了客人,客人對主人的議論表示心悅誠服地接受,表明其思想上的矛盾達到了統(tǒng)一。
(2)這篇賦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(1082)七月。三年前,作者因作詩諷刺新法,被捕入獄,雖免一死,卻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,生活窘迫,沒有自由。他在政治失意、思想苦悶的情況下,寄情詩酒,放浪山水,作賦以表現(xiàn)其對人生的達觀看法。
(3)這篇賦形象地表現(xiàn)了他的思想矛盾、對人生的思考以及由悲到喜的感情轉(zhuǎn)化過程。作者以莊子的齊物思想(主要是相對主義)來解釋人生,表現(xiàn)出隨遇而安的曠達的人生態(tài)度。全文共五個自然段,以作者感情由樂到悲,再由悲到樂的變化為線索,可分為三個層次:一段為第一個層次,寫作者因泛舟江上而產(chǎn)生的自由快樂之感,仿佛“遺世獨立”,“羽化登仙”。第二段、第三段為第二個層次,寫作者因客人聽到洞簫的嗚咽之聲而引出客人關于人生無常的議論。表現(xiàn)了作者對人生態(tài)度悲觀的一面。第四段、第五段是對前一種態(tài)度的否定,引入莊子齊物的思想,闡述“變”與“不變”的道理,主張應采用一種委運自然、盡量享受大自然的生活態(tài)度。
(4)本文設了主客問答,反映了作者內(nèi)心矛盾的兩個方面。客人的觀點,表現(xiàn)了作者內(nèi)心的悲觀的一面,而主人的觀點反映了作者思想樂觀的一面??腿苏f的是他內(nèi)心的煩惱,而主人所說的是對這種煩惱的超越。最后客人欣然接受了主人的觀點,說明了他內(nèi)心的矛盾得到了統(tǒng)一,有了完美的答案。
[問答題]閱讀作品片段,回答問題:
對于姐姐,她生前我沒有好好地愛過她,死后也不曾做過一樣紀念她的事。她寂寞地活著,寂寞地死去。死帶走了她的一切,這就是在我們那個地方的舊式女子的命運。
我在外面一直跑了十八年。我從沒有向人談過我的姐姐。只有偶爾在夢里我看見了愛爾克的燈光。一年前在上海我常常睜起眼睛做夢。我望著遠遠的在窗前發(fā)亮的燈,我面前橫著一片大海,燈光在呼喚我,我恨不得腋下生出翅膀,即刻飛到那邊去。沉重的夢壓住我的心靈,我好像在跟許多無形的魔手掙扎。我望著那燈光,路是那么遠,我又沒有翅膀。我只有一個渴望:飛!飛!那些熬煎著心的日子!那些可怕的夢魘!
但是我終于出來了。我越過那堆積著像山一樣的十八年的長歲月,回到了生我養(yǎng)我而且讓我刻印了無數(shù)兒時回憶的地方。我走了很多的路。
(1)作者姐姐的故事與愛爾克姐姐點燈的故事之間有什么內(nèi)在的聯(lián)系?
(2)從這段文字看,作者從姐姐的死一事中體會到了什么?
(3)“但是我終于出來了”,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慨?
[問答題]閱讀《麥琪的禮物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下列小題。
我的拙筆在這里告訴了諸位一個沒有曲折、不足為奇的故事:那兩個住在一間公寓里的笨
孩子,極不聰明地為了對方犧牲了他們一家最寶貴的東西。但是,讓我們對目前一般聰明人說最后一句話,在所有饋贈禮物的人當中,那兩個人是最聰明的。在一切授受禮物的人當中,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。無論在什么地方,他們都是最聰明的。他們就是麥琪。
文中所說的兩個“笨孩子”指的是誰?
參考答案:
1.小說的主人公德拉和吉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