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單選題]下列議論文中,屬于駁論的是()。
A《寡人之于國也》
B《論快樂》
C《季氏將伐顓臾》
D《論毅力》
參考答案:C
[單選題]《鄭伯克段于鄢》中詳寫的是()。
A戰(zhàn)爭所以成敗的原因
B戰(zhàn)爭的場面
C置姜氏于城潁的原因
D鄭伯克段于鄢的經(jīng)過
參考答案:A
[單選題]下列作家中,具有“含淚的微笑”藝術(shù)風格的是()。
A歐·亨利
B莫泊桑
C契訶夫
D福樓拜
參考答案:A
[單選題]下列關(guān)于賦的表述,不正確的一項是()。
A賦經(jīng)常交互使用散文句與對偶句
B賦行文比較靈活,不講究押韻
C賦多采用主客問答的方式,以表達主人的意見為主
D賦多用抑客伸主的形式進行表述
參考答案:B
[單選題]下列句中"之"作"到"講的是()
A所操之術(shù)多異故也。
B夫子欲之。
C大軍不知廣所之。
D今我睹子之難窮也。
參考答案:C
[單選題]下列句子中,含有判斷句式的是()。
A左右曰:“乃歌夫‘長鋏歸來’者也。”
B梁惠王曰:“寡人之于國也,盡心焉耳矣!……”
C問者嘻曰:“不亦善夫!吾問養(yǎng)樹,得養(yǎng)人術(shù)?!?br />
D每大言曰:“人生有命,吾惟守分爾!”
參考答案:A
[問答題]閱讀作品片段,然后回答問題:
走到那邊月臺,須穿過鐵道,須跳下去又爬上去。父親是一個胖子,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。我本來要去的,他不肯,只好讓他去。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,穿著黑布大馬褂,深青布棉袍,蹣跚地走到鐵道邊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難,可是他穿過鐵道,要爬上那邊月臺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兩手攀著上面,兩腳再向上縮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,顯出努力的樣子。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,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。我趕緊拭干了淚,怕他看見,也怕別人看見。我再向外看時,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。過鐵道時,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,自己慢慢爬下,再抱起橘子走。到這邊時,我趕緊去攙他。他和我走到車上,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。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,心里很輕 松似的,過一會說:“我走了,到那邊來信!”我望著他走出去。他走了幾步,回過頭看見我,說,“進去吧,里邊沒人?!钡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?,再找不著了,我便進來坐下,我的眼淚又來了。
(1)這段文字是選取什么角度來刻畫父親形象的?
(2)在這段文字中,作者運用了哪種人物描寫方法?
(3)在這段文字中,從哪幾處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作者“我”對父親的感情?
參考答案:
(1)選取“背影”為角度。
(2)運用了肖像描寫、行為描寫、語言描寫。
(3)三處描寫。一是“我”看見父親翻越站臺去買橘子的背影,我的眼淚很快流了下來。二是父親買橘子回來,我趕緊去攙他。三是父親的離去,其背影消失在人群中,我的眼淚又來了。三處描寫都突出了作者“我”對父親愛子之情的體悟。
[問答題]閱讀《齊晉鞌之戰(zhàn)》作品片段,回答下列問題:
郤克傷于矢,流血及,未絕鼓音,曰:“余病矣!”張侯曰:“自始合,而矢貫余手及肘,余折以御,左輪朱
,豈敢言病。吾子忍之!”緩曰:“自始合,茍有險,余必下推車,子豈識之?然子病矣!”張侯曰:“師之耳目,在吾旗鼓,進退從之。此車一人
之,可以集事。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?
甲執(zhí)兵,固即死也。病未及死,吾子勉之!”左并
,右援袍而鼓,馬逸不能止,師從之。齊師敗績
寫出這段文字中出場人物的名字以及各自的身份。
參考答案:
郤克,又稱郤獻子,晉軍主帥;張侯,晉國解張,他是為郤克駕駛戰(zhàn)車的;緩,晉國鄭丘緩,他是郤克的車右,作戰(zhàn)時與主將同車,立于車右,執(zhí)戈盾護衛(wèi)主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