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專升本大學(xué)語文的復(fù)習(xí)中,首先應(yīng)從文本入手,抓住知識間的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,將知識進行系統(tǒng)的整理,將平常所學(xué)的孤立的知識串在一起,將零散的概念匯集成塊,使之條理化、系統(tǒng)化,這樣才能全面、系統(tǒng)、牢固的掌握知識,復(fù)習(xí)起來才能得心就手。
一、古代散文
語錄體:《論語》(《論語十則》)
紀傳體:《史記》(通史)
史傳:《張中丞傳后敘》(敘事散文)
書信體: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
史論體:歐陽修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
游記體: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記》
寓言體:柳宗元《種樹郭駝橐傳》
奏章體:李斯《諫逐客書》
二、文學(xué)主張
1、韓愈:主張“辭必己出”、“惟陳言之務(wù)去”。
2、白居易: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
3、歐陽修:文章應(yīng)“明道”、“致用”、“事信”、“言文”。
4、王安石:文章應(yīng)“有補于世”、“以適用為本”。
三、古代詩歌
1、古體詩
四言古詩(《詩經(jīng)》體):《詩經(jīng)》的《氓》(棄婦詩、敘事詩)、《關(guān)雎》、《蒹葭》(愛情詩);
五言古詩:陶淵明《飲酒》、《歸園田居》(田園詩);
七言古詩:張若虛《春江花月夜》(樂府古題、愛情詩)、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(樂府舊題);
雜言詩:屈原《漁父》、 王粲《登樓賦》(借景抒情詩)、李白《行路難》(樂府舊題詩);
楚辭體:屈原《離騷》、《國殤》;
樂府詩:漢樂府(《孔雀東南飛》)———古題樂府(《行路難》、《春江花月夜》、王昌齡《出塞》)——新樂府(《游子吟》(五言古詩);
歌行體:曹操《短歌行》、《春江花月夜》、白居易《悵恨歌》、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(樂府舊題)、李白《行路難》
2、格律詩
(1) 絕句(四句一首)
五絕:李白《靜夜思》
七絕:王昌齡《出塞》(秦時明月漢時關(guān))(樂府古題)、張繼《楓橋夜泊》李白《望天門山》、王維《送元二使安西》(送別詩)
(2) 律詩(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)
五律:王維《山居秋暝》(山水田園詩)
七律:杜甫《登高》、《秋興八首》;李商隱《無題》(相見時難別亦難)(愛情詩)、《錦瑟》;陸游《書憤》(愛國詩)
3、歌行體
王昌齡《從軍行》(七絕、邊塞詩)、;曹操《短歌行》(四言詩);
陸游《金錯刀行》(愛國詩);白居易《長恨歌》、《琵琶行》;
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(邊塞詩、送別詩)
4、樂府詩
漢樂府詩:《孔雀東南飛》、《木蘭辭》;
樂府古題:曹操《短歌行》、張若虛《春江花月夜》、李白《行路難》、陸游《關(guān)山月》;
新樂府:白居易《賣炭翁》、《杜陵叟》; 孟郊《游子吟》(五言詩)
5、詞的分類
(1) 婉約詞派:柳永《雨霖鈴》、《八聲甘州》;李清照《聲聲慢》;姜夔;周邦彥等。
(2) 豪放詞派:蘇軾《念奴嬌、赤璧懷古》、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(明月幾時有)、辛棄疾《水龍吟》(楚天);
(3) 以詞的字數(shù)劃分:小令、中調(diào)、長調(diào)(慢詞);
(4) 以詞的段數(shù)劃分:單調(diào)、雙調(diào)、三疊、四疊。
6、曲的分類
散曲(分為:小令、套數(shù))和劇曲)。
7、賦的類別
漢大賦(西漢)、抒情小賦(東漢)、駢賦或律賦(魏晉南北朝)、文賦(主要在唐宋,代表作:歐陽修《秋聲賦》、蘇軾《前赤壁賦》
四、文學(xué)、哲學(xué)流派
1、浪漫主義作家:屈原、李白、李賀;
2、現(xiàn)實主義:《詩經(jīng)》、杜甫、白居易;
3、山水田園詩人:陶淵明(田園詩)、王維、孟浩然;
4、盛唐邊塞詩派代表詩人:王昌齡、岑參、高適;
5、宋詞宛約派:柳永、李清照;宋詞豪放派:蘇軾、辛棄疾;
6、 唐宋八大家:韓愈、柳宗元、歐陽修、蘇洵、蘇軾、蘇轍、王安石、曾鞏;
7、儒家學(xué)派:孔子、孟子;
8、道家學(xué)派:老子、莊子;
9、現(xiàn)代派:戴望舒;
10、新月派:徐志摩
五、詩經(jīng)的藝術(shù)成就
1.直抒胸臆的特色
《詩經(jīng)》中無論是積極干預(yù)時政的怨刺詩,抒寫民間疾苦的役役詩,還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婚戀詩、農(nóng)事詩,無不直面人生,表達真情實感,不作無病呻吟。因為《詩經(jīng)》真實地反映社會人生,開創(chuàng)了現(xiàn)實主義的創(chuàng)作方法,成為我國古代詩歌創(chuàng)作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
2.賦、比、興的表現(xiàn)手法
"賦、比、興",是后人研究《詩經(jīng)》時總結(jié)出來的三種詩歌藝術(shù)表現(xiàn)方法,與"風(fēng)、雅、頌"合稱"六義"。
"賦",就是鋪陳直敘,不用比,興,直截了當(dāng)?shù)劁仈?、抒情、描繪,把要表達的思想內(nèi)容有層次地說出來。
"比"就是比喻,打比方。
"興"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頭,通過聯(lián)想以觸發(fā)起詩人思想感情勃發(fā)的表現(xiàn)方法。
《詩經(jīng)》賦、比、興手法的運用,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詩歌的表現(xiàn)藝術(shù),對形成中國詩歌興寄遙遠、含蓄蘊藉的特有風(fēng)貌起著重大作用。
1、最早的詩歌總集:《詩經(jīng)》。
2、最早的愛國詩人:屈原。
3、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。
4、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。
5、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。
6、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宋代的李清照。
7、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。
8、古代最偉大的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。
9、古代最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。
10、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。
11、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《西游記》。
12、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《三國演義》。
13、古代最早寫農(nóng)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《水滸傳》。
14、古代最偉大的現(xiàn)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《紅樓夢》。
15、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《儒林外史》。
16、古代最杰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《聊齋志異》。
17、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《論語》。
18、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《左傳》
19、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《史記》。
20、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《陋室銘》。
21、現(xiàn)代最偉大的文學(xué)家是魯迅。
22、現(xiàn)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矛盾的《子夜》。
23、現(xiàn)代最具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《吶喊》。
24、儒家經(jīng)典“四書”指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《大學(xué)》《中庸》。
25、“五經(jīng)”指《詩經(jīng)》《尚書》《禮記》《易經(jīng)》《春秋》。
26、“六經(jīng)”又稱六藝。
27、老子,李耳, 字聃(dān),道家學(xué)派創(chuàng)始人,著有《道德經(jīng)》。
28、孔子名丘,字仲尼。是儒家學(xué)派創(chuàng)始人,《論語》是孔子弟子記載孔子和他的學(xué)生言行的書。
29、墨子名翟(dí),墨家學(xué)派創(chuàng)始人。《墨子》53篇。
30、孟子名軻,字子輿。儒家學(xué)派繼承者?!睹献印肥敲献訉W(xué)生記錄孟子言行的書。